黃敏惠力挺地方創生 嘉義首屆「有事揪團」成果亮眼

嘉義市首屆「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共創輔導計畫成果發表,透過創生講座、戶外展與線上官網三大形式,吸引在地居民、移動旅人及地方工作者的熱情關注與參與,「嘉義創生活力隊」更在30日下午齊聚桃城豆花分享成果,市長黃敏惠率市府團隊到場聆聽,用行動力挺年輕人投入地方創生。

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揪團故事。

市長黃敏惠表示,2020年為嘉義市地方創生元年,面對時代變遷、日趨複雜的環境,市府團隊努力用各種方法讓城市走出自己的路。從早期的社區營造,到近年結合地、產、人揪團共推地方創生的努力,即使方案不成熟,但大家都願意分享、探索各種可能性,令人十分感動。嘉義市地方創生邁入第5年,年年創新,今年以「共創」計畫,跨域整合更多的計畫與設計人才,其中有許多「數位二地居」的團隊,讓嘉義市「有事揪團」與時俱進,無論是游牧或定居,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嘉義市地方創生行列,帶動地方產業轉型也帶來更多生命力,現在的嘉義市有許多精彩的場域深值探索,感謝每一位在地方投入心力的市民朋友與創生夥伴,讓嘉義市被看見!

智慧科技處郭軒志處長說明市府戮力推動地方創生。

智慧科技處處長郭軒志表示,今(113)年推出的「有事揪團」地方創生共創輔導計畫,以「揪團」號召,搭建地方團隊與設計師之間的共創平台,針對空間活化、永續產業、旅遊創新、文化產業等議題進行提案試驗與行動落實。並從「串連中央」、「市府帶頭」、「扶植民間」等三大面向切入,除了積極與中央爭取資源,市府各局處之間也相互合作,用「舊城創新生」、「青世代磁吸」、「場館活化」、「設計創新」等四大策略提出相關的創生計畫,更跨公私部門與民間攜手合作,以創新的思維與行動,共同為嘉義市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打開更多地方場域及創生議題的可能性。也將同步思考該如何運用今年「有事揪團」計畫的基礎與國際進行雙向接軌,並導入數位游牧、共居空間等服務內容,提供數位游牧的基礎支持,讓嘉義市成為適合移居共創的城市Hub,吸引更多人投入嘉義市地方創生的行列。

來自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揪團故事。

郭軒志說明此次成果講座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四位講者分享「揪團故事」,聚焦戶外體驗、品牌營造、互動科技、藝術駐村及部落文化等議題交流。首場對談以「凝聚的力量」為題,由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的林書豪分享藝術共創案例;都蘭國青年培力工作站的鄭宜豪則探討傳統與創新之間的平衡。第二場對談以「城市中的共感場域」為主題,由叁式共同創辦人陳威廷展示互動科技的應用,康泰納仕執行行銷總監林家綝則分享如何從零打造城市品牌。四位講者也以多元視角深入探討如何為地方注入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創新,並為在場聽眾帶來啟發與共鳴。

創生活力隊分享實踐歷程與共創成果。

另外,四組嘉義市創生活力隊也分享他們實踐歷程與共創成果,展現多元創意與在地連結。斯創教育工作群結合講座與戶外科學活動,制定了具體的林業教育推廣方案,不僅提升了在地親子共學的溫度與深度,亦成功喚起對林業生態的關注;X Museum則打造了溫馨的Moly共居空間,透過嘉義五處特色場域的藝文體驗活動,促進二地工作者、來訪旅人與在地居民之間的交流,讓嘉義的多層次魅力被更多人發現;佇嘉木工作室透過設計師的視角優化遊程內容,並結合視覺設計系統與美食餐桌體驗,讓嘉義的風土美味與自然教育相輔相成,展現其獨特風貌;壹玖參零藝術整合工作室則以陳澄波的藝術路線為主題,結合設計師共創,運用設計轉譯思維與AI互動工具,為走讀工作坊注入創新活力,吸引不同世代共鳴。講座尾聲,共創設計師們更分享了短期駐留嘉義的趣事與挑戰,讓聽眾得以窺探共創旅程背後的感動故事,進一步展現嘉義市作為地方創生與設計共創平台的無限可能。

創生活力隊分享實踐歷程與共創成果。

市府智慧科技處表示,「有事揪團」成果展於11月29日至12月1日連續三天舉行,涵蓋戶外展、成果講座與線上官網的多元形式。戶外展設於嘉義火車站前廣場,分為「揪共創」、「揪作伙」、「揪教育」與「揪踅街」四大展區,透過創意裝置與互動體驗,生動呈現嘉義的地方故事與無限潛力。此外,「有事揪團」地方創生網站同步上線,除了收錄此次計畫的精彩成果,更涵蓋市府各局處與民間發起的創生行動,為嘉義市未來發展提供寶貴參考。正如口號所言:「有事揪團,揪團有事」,這不僅是一個充滿動能的呼籲,更是一場創意與地方文化的動態對話。歡迎民眾踴躍前往感受創意與實踐結晶,發現嘉義小城的蓬勃活力與新生力量。

成果發表會吸引眾多年輕人與會聆聽。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黃敏惠力挺地方創生 嘉義首屆「有事揪團」成果亮眼